Eyexlife不負責影評-沈默 Silence
- Ven
- Mar 2, 2017
- 6 min read

在台灣拍攝、票房吃鱉,潛在觀眾幾乎被電視廣告一手毀掉的「沈默」,其實並不像許多網友說的那般難以下嚥。史柯西斯本來就是一個絕不會拍出不有趣電影的作者(除了「雨果的冒險」他的電影我都喜歡,而且是享受觀看過程的那種),這次傾力執導的文學改編電影「沈默」,給了我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,尤其是一種抱持著不太高的期待進去看的,反而有很大的驚喜。值得一提的是,它內容探討的辯證和角色的道德複雜性,讓你真的好期待許多不看除了聖經之外書籍和電影、活在象牙塔裡的神職人員如何誤讀這部電影。
要先說明的是,我的家人都是基督徒,但我並沒有受洗,處於對信仰有興趣、但對教會種種「人治」行為很嗤之以鼻的態度,所以對這部片的正面評價應該與信仰無關。我也覺得導演想闡述的其實是「信念」這件事,信念是否只有一種實踐的可能?

本片的劇情簡單的說就是,兩個年輕堅定的葡萄牙神父,到日本尋找據說因為遭到迫害而棄教的恩師神父的故事。「棄教」在片中的形式是踩踏放置在地上的耶穌圖像。在當時看起來十分冒犯,好像是神父和信徒們寧死也絕對不能做的事情。然後因為神父背負著龐大使命感和本身虔誠信仰的巨大壓力,展開一段信仰、人命的孰輕孰重考驗之旅。
看電影的過程中,我一直在想一個小時候聽林清玄(一個專寫心靈成長書籍,後來被踢爆拋棄重病妻子、身敗名裂的爭議作家)錄音帶聽到的故事: 一名登山客在山中迷路,天色漸暗又下著雨,正愁著不知道該上哪去時,遠遠看見山頭上有間小屋,不但冒著炊煙還閃著聖潔的光芒,於是他就順著山路上去求助。開門的老婆婆和老公公面容慈愛,非常熱忱地招待著他。第二天一早天色放晴,他喝著兩老招待的熱湯,忍不住問他們為什麼這房子會發光,感覺就受到很好的庇佑。老婆婆笑著說,其實也沒多做什麼,只是心存善念篤信佛教,而且三十年來每天都唸很多次佛家用語「嗡嘛呢叭咪牛」。登山客驚訝地說,他們念錯了,應該是要念「嗡嘛呢叭咪吽」才對。兩老大驚、臉色立刻垮了下來,慚愧地雙手合十道歉,並馬上改口念了許多次「嗡嘛呢叭咪吽」,但依然愁眉苦臉。登山客懷著複雜的情緒下山,在半山腰時回頭看,小屋竟然變得黯淡無光,他驚覺做錯了事,趕緊回頭上山敲門,向老婆婆表示是自己弄錯了,唸法應該是像兩老原本念的「嗡嘛呢叭咪牛」才對,兩老瞬間開展了愁眉,一臉謝天謝地的神色。登山客下到半山腰回頭看,小屋再度閃耀著聖潔的光芒。
這故事要闡述的意旨其實很簡單:心中懷抱著虔誠的心,信仰放在心中則處處是佛、俯拾皆神,根本不需在意刻意遵從形式,但現代人好像都做不到。
(接下來有雷,尚未觀影者慎入)


電影中,安德魯加菲德飾演的薛巴斯強,絕大部分的篇幅對本身的信仰/信念是非常堅定不移的,村民們為了怕被不信天主的人發現,白天將兩個年輕神父形同軟禁一般關在小屋裡(這有點像是一種供奉起來的概念,把我的神祇侷限在一個小屋裡),薛巴斯強即使辛苦,也一再提醒亞當崔佛飾演的卡羅佩,他們是自願到這裡來的,他們的任務就是努力傳教,並一面尋找失蹤神父的下落。而日本那一小搓信仰天主教的村民也給了他們十分有利的回饋:發自內心的喜樂。我永遠忘記不了神父把十字架送給村民茂吉的時候他臉上那恭敬、激動又狂喜的神情(這村民雖然長相猥褻,但演技動人,而且真實身份是日本另類電影導演塚本晉也),對他們來說傳教士就是信仰本身,在普遍過得有一餐沒一餐、困頓貧病的日子裡,即使用日文跟神父告解完,不用管他們聽不聽得懂,一切的憂煩也都可以卸下了,哥信的不是神,是一種被救贖的精神。堅定不移的信仰在當時的他們心中應該不是一種選擇,而是唯一能夠給他們力量的東西。也足以讓人相信,信仰的力量可以跨越語言、時間和空間的藩籬改變每一個人。但隨著村民受難,神父逃亡、被俘,各種迫害、殺戮、玩弄、試探,薛巴斯強終於逐漸懷疑起本身的作為和堅持的態度是不是對的,是否天主教信仰真的無法在日本這塊土地生根。傳教士真的需要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和忍受孤獨的耐久力。就拿我們身邊常出現的摩門教傳教士來說好了,20歲就要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,頂著豔陽或是寒風騎腳踏車,在停紅燈時搭訕路人,問他聽過上帝嗎?至少兩年的時間耶!一百次有一次成功使人聽下去應該就賺到了吧,何況十七世紀傳播資訊困難、又沒有充沛的生存條件,想必需要抱著有去無回的決心。當時的階級制度沈重、賦稅、進貢等負擔對於村民來說苦不堪言,所以村民需要信仰支撐,相對的傳教士渴望被需要,渴望自己的所學能夠發揮用處,所以也著了魔似地將自己神職人員的角色升格為信仰的代表,在面臨棄教抉擇的時候認為自己背負村民的信任,不能輕易讓對方的信仰崩毀,ㄍㄧㄥ在那邊反而導致了更多的傷害。
時代當然會進步,但人性是不會變的。有純粹的心靈存在(片中堅持不踩神像招致殺身之禍的),也有自私自利的劣根性流竄(遇到人家來抓基督徒就堅持把隔壁村的吉次郎送出去說要榮耀神的)。其實我們都是有很多選擇的,只是大家都太在意旁人的眼光這件事,尤其宗教這樣形而上的事物,好像我不這麼做就不夠虔誠,所以要努力表現給別人看。但你踩踏神像就是不愛上帝嗎?不踩踏神像就表示你堅定不移嗎?偽善者無所不在,到現代社會依然充斥著一堆打著宗教名義招搖撞騙、滿口感謝主哈雷路亞,轉頭姦淫擄掠好像基督教是個免死金牌一樣的人。真正的虔誠應該是你可以把這一份信念/信仰放在心裡,但依舊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。

片中連恩尼遜跟主角談論棄教始末的對話也饒富趣味,傳教士總認為自己代表著神,代表天主教的價值,但當人們在受苦、呼喊神的時候,祂卻沈默地看著這一切發生。但神沈默的時候,你可以不必如此。傳教士應該是可以做點什麼的,在那個被迫要棄教才能保存眾人性命的時候,就棄教吧,現世絕對比堅持一項看不到的信念重要,況且沒有任何形式的束縛,你依然可以在心裡保留自己想相信的事物,沒有什麼東西非這樣證明不可,信念也無需證明,它就是適合放在心裡作為人生奉行的標準、無須對人交代的東西。主角最終為了倒吊著受苦的村民們痛苦地棄教了,甚至多年過著行屍走肉、被監視的生活、還被迫用佛教儀式下葬,但他其實已經悟出了信仰的真諦,是超越依一切的形式和外在行為的,在火化的遺體手中還握著十字架,順帶一提,窪塚洋介飾演的吉次郎看起來好像孬孬的,但他其實是最聰明、而且即使被迫不斷重複「表演」棄教,仍從頭到尾都沒有背棄基督信仰的人。他的存在就像是主角的一面鏡子,讓他在對方不斷地告解中檢視自己對信仰是否還依舊堅持。
(以下又無雷了)
本片的台詞意境深遠、辯證複雜,這絕對不是一個年輕導演拍得出來的電影,構思了二十多年,馬丁史柯西斯以74高齡拍出的「沈默」,將以往愛用的推軌、快速剪輯拋棄,用穩健的節奏、大量美麗的自然景觀以及饒富深意的對白,探索人與信仰、人與異己、傳教士和使命感、自我質疑等複雜的形而上議題。相對的它又像是一部馬丁闡述本身歷練的懺情錄,將他自己對於「人生信念」的理解在這部企圖心雄厚的宗教電影展露無遺,如果你願意挑戰160分鐘的片長,也樂於檢視本身對於信念的理解,這部被行銷搞垮的電影還有一些戲院在上映,可以進去嘗試看看。
他媽的我不吐不快,片商宣傳詞講說「一人一票,讓世界看見台灣」的邏輯在哪裡,台灣人去買票看了,國際能見度就會大增?這次的宣傳手法實在爛到一個奇觀,自以為是、白痴當有趣,不但讓看門道者氣結,一般觀眾更是一頭霧水不明就裡。馬丁要是知道恐怕會氣到告別影壇吧。
推薦指數:🌟🌟🌟🌟🌟🌟🌟🌟🌟
沉默 電影預告
Comments